时时彩挂机计划-朱棣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仅一神童对出下联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时时彩挂机计划 > 新闻动态 > 朱棣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仅一神童对出下联
朱棣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无人敢对,仅一神童对出下联
发布日期:2025-04-15 16:55    点击次数:193

明成祖朱棣在某一年的元宵佳节时带着几位学识渊博的翰林学士出宫赏玩京城灯会美景。在见到华灯初上的盛大景色后,朱棣就起了对对联的兴致,脱口而出了一句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

随行的学士听完上联后却纷纷表示自己对不出下联,就在这气氛尴尬时候,有一神童打破了僵局,对出了下联。

暗藏深意,不敢作对

按理来说,翰林学士不应该对不出下联,因为他们是从全国各地招募过来的知识分子,专为皇帝答疑解惑,在政治决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一朝的宰相通常都会由翰林学士出任。

所以,

跟在朱棣身边的那群翰林学士他们不是不会对,应该是不敢对。

那么,他们为何宁愿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却也不愿作对呢?这就要从朱棣出得那句“

展开剩余84%

灯明月明,大明一统”讲起了。

虽然上联只有短短8个字,可却出现了3个“明”字,

这实际上是朱棣在向身边人隐喻自己才是大明王朝的实至名归的第三任皇帝。

但了解一些明史的小伙伴都知道,朱棣的帝王之位是从侄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的手中抢夺而来的。

根据明史中的记载,

明朝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是将皇位传给了嫡长孙子朱允炆。公元1398年,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朝的第二任帝王。

这位新帝在上任后,就迫切地想要从太祖朱元璋建国时分封的各位藩王手中夺回权力,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可是此时他统治根基未稳,操之过急地“削藩”政策就逼着那些想要保权的藩王生出了谋逆之心,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

据明史记载,

朱棣于1399年发动了一场靖难之变,成功地篡夺了皇权,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帝王。

虽然朱棣登上了帝位,但天下人皆知这位新王是得位不正。而朱棣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还命令朱允炆的帝师为自己拟定了继位谕旨,但这位帝师却死都不愿拟旨。

由此可见,尽管朱棣变成了皇帝,可他还是没有揽尽天下人心,依旧有人不愿意服从于他的统治。

此外,在朱棣登基迁都北京城后,明朝曾经历了一场大火。在古人看来,突如其来的火灾是上天降下的警告与惩罚,这似乎是在暗示着朱棣不该成为大明王朝的皇帝。

但由于朱棣已经清理了建文帝在朝中的残存势力,所以也就没有人能够反抗他的统治。但在一部分朝臣的心中,他们还是认为朱棣不应该当这个皇帝的。

因而,当朱棣说出“灯明月明,大明一统”一句时,随驾的翰林学士都听懂了皇帝对联里的深意。对于他们来说,

如果想要对好这个对联,那就必须也说出一句认可朱棣皇帝正统身份的下联。

但是一旦触及到政治皇权,这就变成了敏感话题。这就是为什么当这些翰林学士听后,迟迟不敢做对,生怕一个不小心惹怒了朱棣,给自己招来灾祸。

精妙下联,龙颜大悦

就在朱棣与一众臣子面面相觑,情形尴尬的时刻,

旁边的一位神童突然对着朱棣,脱口而出了下联,即“君乐臣乐,永乐万年”。

当朱棣听完了这个下联后,龙颜大悦。史书中记载了,这位皇帝还将神童一把抱起,连连赞道“我大明又得一解缙矣”。

这句话中的“解缙”是编撰了《永乐大典》的内阁首辅,从这番称赞中也能看出朱棣对这个神童的欣赏。

那么,这下联究竟精妙在何处呢?

首先,

神童用3个“乐”字去呼应朱棣的3个“明”字。上文提到了,上联中的第三个“明”代表的是大明王朝。于是,神童就用朱棣年号“永乐”来指代在朱棣统治下的明朝江山。

此外,在后面加上了“万年”两字,这是在说朱棣的统治能持续千秋万载。

虽然这是一种极具夸张的形容,就像是祝福皇帝“万岁万万岁”一样,可就算这样,朱棣在听到了自己能统治万年的恭维后也会高兴。

另外,神童用一个“万”字去对应上联中的“一”字,可见神童在遣词造句之时的精准把握。

其次,朱棣在上联中用了“灯明月明”,这是就地取材,用眼前所见的热闹景象来暗示大明王朝在他的统治下能走向辉煌和光明。

于是,神童就用了“君乐臣乐”来对应这4字。而且,他还在其中暗含了两层关系。

一则是指代此刻游灯会的朱棣和臣子都很快乐;二来是指代在朱棣治理下的明朝经济富足,天下安乐。

所以,神童也是在用这句下联来赞赏朱棣对王朝治理的成功。

因病早逝,神童陨落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小伙伴会觉得得到了皇帝青睐的神童应该能得入官场,平步青云了吧。

可是现实却并非如此。这位神童的名字叫做彭印山,

虽然他天资过人,才学惊艳,但他在14岁的时候却得了一场大病。这来势汹汹的病情则夺走了他的生命。

但在此之前,神童还是因为对上了朱棣对联的缘故,得到了朱棣的特许,有资格在宫中接受教育。在这个阶段中,彭印山也结交了很多学识渊博的高官学士。

明史有载,在宫中接受教习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彭印山都能迎刃而解。深奥晦涩的学问,他都能信手拈来。或许此时的彭印山自己也觉得将来能在朝中大展身手,有所作为吧。

但是命运却对这个神童十分残忍,极早地就收回了他的生命。就算是有御医帮忙诊治,也没能救回彭印山。而在他死之前,明成祖朱棣也驾崩了,所以,神童的传奇故事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幸亏,朱棣之子朱瞻基仍记得彭印山的事迹,下令给他风光大葬,并且还让明朝大学士为他撰写碑文。从这里也能看出朱棣一家对于彭印山的能力是极为认可的。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